手机版 游乐区新闻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

科技与生活杂志:同心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时间:2024-05-20 23:44|来源:网络|作者:小编|点击:

  【硅谷网11月28日文】据《科技与生活》杂志2012年第17期刊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心县是以农为主的地区,农业兴,则全县兴,农业衰,则全县衰。同心县经济发展滞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县域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农业必须要走产业化的路子,而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着眼点。

  县域农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区域基础,县域农村经济的增长,不仅关系到中国80%以上人口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同心县经济发展滞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县域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发展壮大区域农村经济是发展同心县农村经济的根本所在。同心县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地区,而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着眼点。

  种植业是同心县农业经济的基础,种植业在同心县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符合产业发展的方向,对同心县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属同心县农业的基础产业;劳务产业在同心县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对增加农民收入影响较大,对同心县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属于同心县农业的支柱产业;草畜产业在同心县具有资源优势、数量优势、传统优势和民族优势,发展势头强劲,属于农业的优势产业。在党的政策的支持下,同心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农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56900.2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1703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1900元增长到2011年的3942元。主要表现在特色种植、草畜产业和劳务产业已初具规模,农业效益明显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基本稳定等方面。

  旱作区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陈旧,仍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冬小麦、春小麦面积过大,上等好地都用于种小麦,但经济效益差,在正常年景下,每亩小麦的产量仅有40多公斤,亩收入80元左右。遇到旱灾,没有收成。

  市场经济规律下,农产品不是物以稀为贵,而靠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增产、增效。但同心县的农产品,除了玉米、马铃薯外,其他产品都因数量太少,形不成规模。

  同心县扬黄灌区发展设施农业的步伐十分缓慢,“菜篮子”工程效益发挥不明显。同心县现有温棚3万亩,线%以上的蔬菜都是靠到外地拉运,50~60%的牛羊肉也是靠外地贩运。

  目前,劳务经济已占同心县农村经济的1/3以上,但绝大部分都属于体能型,就是说凭体力挣钱,而不是凭技术挣钱。据同心县劳动就业部门统计,2007年截止8月底,全县输出劳务人员7.9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2.76亿元,输出人员人均收入729元。如果输出人员有一半是有一技之长,每人次按提高工资30%计算,同心县的劳务经济收入至少会达到3.6亿元。

  资金不足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从总体上说,农民普遍家底簿,没有资金积累,农业投入乏力。地方财政每年的支农资金由于落后非常有限,主要是靠中央和区财政来支农。金融系统仅有农村信用社在向农村进行信贷,但由于信贷资金有限,也远远满足不了发展农业产业的需要。农民贷款难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心县是以农为主的地区,农业兴,则全县兴,农业衰,则全县衰。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农业必须要走产业化的路子,这是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所决定的,结合同心县的实际情况,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以发展增效农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优化配置为条件,因地制宜,优选农业支柱产品,对支柱产品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发挥优势挖潜力,扩大规模增效益。实现装满“粮袋子”,丰富“菜蓝子”,养牛养羊“垫底子”,劳务输出“挣票子”的目的。

  社会要求发展现代农业,但现代农业不仅要求高产,而且要求优质高效,这是与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同时,同心县农村经济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变,大部分农产品都必须进入市场后,才能成为农民的收入,要取得市场优势,不仅要有批量,而且要有质量,只有靠产品数量和质量去参与市场竞争,才能占稳市场,取得效益。在种植业上,大力发展玉米、马铃薯、西甜瓜、红枣等优势产业。

  运用现代科技装备农业,实现品种优良化、管理科学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产业的提升离不开科学技术。一是留住和用好现有人才,鼓励科技人员大胆搞创新。二是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组织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的培训,力争每个农户中都有一名以上家庭成员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三是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尽快解决农产品产量低、质量次、品牌杂的问题,力争实现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四是十分重视规模化,没有规模,就没有优势,没有优势,就没有效益。

  一个乡镇有一个乡镇的农业支柱产品,要突出特色。大力发展支柱产品,绝不是不允许发展非支柱产品,恰恰相反,非支柱产品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必然性和客观性。首先,要满足科学轮作倒茬的需要;其次,要满足农民自身以及城市居民饮食多样化的需要;第三,为今后新兴支柱产品的选择提供较大的“预选框”。在安排支柱产品和非支柱产品的生产结构时,要符合作物生产的自然规律,适当考虑农户的习惯,重视示范引导的作用。要做到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比例协调发展。农业支柱产品涉及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要以养殖业、加工业作为出路(如提供饲料、原料),养殖业的发展又要以种植业发展为条件,互相促进,循环利用。

  同心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就业门路不广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农村劳动力过剩是目前农村诸多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几年,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劳务输出不仅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反馈回大量信息,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是输得出,一个村男劳力的输出要达到60%,女劳力的输出达到10%;二是搞好输出劳务的技术培训,收入肯定会有大幅度增加收入;三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农业资源,拓宽农业发展空间,转移更多的劳动力;四是加快小集镇建设,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

  大力提倡建立农民技术培训体系,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科技现场会、技术讲座等形式,对农民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以提高广大农民素质。在培训内容上,一是加强对农业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并对传统农业和先进农业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嫁接等,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二是加强对农民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三是加强对农民的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

  ① 本网站部分投稿来源于“网友”,涉及投资、理财、消费等内容,请亲们反复甄别,切勿轻信。本网站部分由赞助商提供的内容属于【广告】性质,仅供阅读,不构成具体实施建议,请谨慎对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② 内容来源注明“硅谷网”及其相关称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经本网站许可方可复制或转载,并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硅谷网】或对应来源,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注明来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的文章,文章原作者享有著作权,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④ 本网站不对非自身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作担保。若硅谷网因为自身和转载内容,涉及到侵权、违法等问题,请有关单位或个人速与本网站取得联系(联系电话:),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Copyright © 2002-2023 游乐区新闻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