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游乐区新闻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

2021年突破极限的6大科学纪录

时间:2024-05-22 20:42|来源:网络|作者:小编|点击:

  迄今最古老黑洞J0313-1806质量相当于16亿个太阳,这是其艺术图。

  生活在100多万年前的猛犸象的DNA是科学家们迄今获得的最古老的动物DNA。

  菲律宾土著Ayta Magbukon是世界上拥有最高丹尼索瓦血统的族群。

  美国《科学新闻》杂志网站在12月20日的报道中,为我们梳理了2021年令人惊奇的6大科学纪录,包括发现迄今最古老的黑洞以及迄今最古老的动物DNA等,这些新发现突破了科学研究的极限和人类的想象力。

2021年突破极限的6大科学纪录

  130多亿年前,当宇宙仅6.7亿岁时,一个巨大的黑洞诞生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科学家主导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今年发现了它。

2021年突破极限的6大科学纪录

  新发现的超大质量黑洞被命名为J0313—1806,质量相当于16亿个太阳,是之前已知最古老黑洞“体重”的两倍,且比后者“年长”两千万岁。

2021年突破极限的6大科学纪录

  研究人员指出,现有理论认为,超大质量黑洞由吞噬物质较小的种子黑洞生长而成,但他们的计算表明,即使J0313—1806的“种子黑洞”在宇宙中第一颗恒星形成之后出现,并尽可能快地生长,它的初始质量也至少需要达到太阳质量的一万倍,但通过大质量恒星坍缩形成种子黑洞的方式,只能使黑洞的质量达到太阳的几千倍。因此,新现身的这个古老的庞然大物对超大质量黑洞如何形成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挑战。

  在四种基本力中,引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一种,但令人惊讶的是,它却是地球上最弱、最难测量的一种。今年,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和奥地利科学院的物理学家测量了一个2毫米宽、重约90毫克(相当于一只瓢虫的“体重”)的金球的引力场,这是迄今在实验室测量到的最小引力场。

  研究人员称:“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引力是质量在其他质量移动的时空中发生弯曲的结果。所以我们真正测量的是,一只瓢虫如何扭曲时空。”接下来,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推进实验,他们称,那时就进入量子物理学的领域,或许要使用不同的物理学原理。

  今年4月,中国北票翼龙化石博物馆研究人员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在给一具生活于1.6亿年前的鲲鹏翼龙化石做CT扫描时发现,这只翼龙的前肢爪子竟然能够对握,这在翼龙中还是第一次发现。之前发现的所有翼龙爪子都朝向一个方向,无法做出对握的动作,这只翼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爪子可对握的动物。

  古生物学家认为,这种结构的出现是为了让这种翼龙更好地适应树栖生活,能够对握的爪子不仅可用来爬树,还能够用来抓握猎物。

  6月29日,来自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欧洲“室女座”(Virgo)和日本引力波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在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的论文中,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LIGO和Virgo的第三轮运行中,他们首次发现了来自黑洞—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事件——GW200105和GW200115。

  GW200105事件由一个8.9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和一个1.9倍太阳质量的中子星合并产生,此次合并发生在9亿光年之外。GW200115事件的“主角”分别是一个5.7倍太阳质量的黑洞以及一个1.5倍太阳质量的中子星。

  研究人员指出,现在已经探测到了黑洞和中子星合并的首批案例,能确定宇宙中存在这种现象。但是关于中子星和黑洞还有太多未解之谜,未来获得的数据将有助回答这些问题,并理解宇宙中这些最极端的天体是如何产生的。

  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生物信息学家表示,他们在120万年前生活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猛犸象的牙齿中发现迄今最古老的DNA,并对其进行了测序,为研究已灭绝的冰河时代的北美巨兽的进化,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据悉,此前最古老的DNA来自一匹生活于70万年前的马的化石。

  科学家们说,这项新发现可能接近了DNA能持续多久的极限,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打破100多万年这个魔法屏障相当于打开了一个新的时间窗口。而且,来自猛犸象的基因表明它可能属于以前未知的物种。

  被称为丹尼索瓦人的神秘原始人群体很久以前就灭绝了,但“雁过留痕”,丹尼索瓦人在遥远的过去曾与现代人的祖先混合,留下了“蛛丝马迹”。

  瑞典科学家报告称,菲律宾土著Ayta Magbukon人约5%的DNA来自丹尼索瓦人,是世界上拥有最高丹尼索瓦血统的族群。事实上,他们比之前被认为当今拥有最高丹尼索瓦血统的族群——巴布亚高地人携带更多丹尼索瓦人DNA。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发现揭示了亚太地区现代人和古人类复杂交织的历史,他们希望利用这一结果,以及其他携带丹尼索瓦人DNA的群体的遗传线索,追溯丹尼索瓦人在东南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活动轨迹。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5月11日9时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地磁暴是地球磁场对太阳活动响应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地球磁场的短期剧烈波动。

  引力子激发的发现,为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量子几何理论提供了关键实验证据,打开了关联物态的几何效应实验研究的新方向。

  与陈季旺一道,2021年至2023年,武汉轻工大学累计派出科技副总44人、科技特派员62人、三区人才60人。

  那时我们朝夕相处,是他手把手教我,如何寻找资料、阅读文献;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如何调动全组同志积极性、共同解决问题;如何团结大家、关心大家。

  这是一份凝聚着国防科技工作者报国情怀、又十分科学客观的建议书,在我国核武器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此后,中国核武器事业走过了一条“十年加快”之路,核武器研制水平实现了极大提升。

  引力子激发的发现,为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量子几何理论提供了关键实验证据,打开了关联物态的几何效应实验研究的新方向。

  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000多亩核心区里,各类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不断探索升级,经集中试点示范进而复制推广。

  与陈季旺一道,2021年至2023年,武汉轻工大学累计派出科技副总44人、科技特派员62人、三区人才60人。

  在小浪底、在三峡、在万家寨……一次次机电安装与调试的圆满完成,让水电四局安装与调试团队的名字,深深烙在这些响当当的水利水电工程上。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让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创新驱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兴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迅猛发展。 新质生产力由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通过碳普惠机制,公众的绿色减排行为可以在互联网数字化平台被量化、记录,生成自己的碳账户和汇总的碳账本。

  据介绍,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玉米螟、稻纵卷叶螟、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大农业害虫,对棉花、玉米等农业生产构成重大威胁。

  选取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等领域代表应用,展示航天科技如何服务国计民生,创造美好生活。

  科学传播质量一定能够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供图1979年的那个下午,在原子能研究所所长办公室,原子能研究所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讨论王淦昌的入党申请。”虽然心潮澎湃,但面对杜祥琬的祝贺,王淦昌谦虚回应:“希望你和同志们多多帮助,能对党和人民做出应做的事。

  金塘海底隧道是甬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位于宁波与舟山之间金塘水道下方,全长16.18公里,其中盾构段长11.21公里。

  据估算,每辆新能源汽车每年减碳约1.66吨,中国2023年出口120万辆新能源车,每年可减碳约200万吨。

Copyright © 2002-2023 游乐区新闻网站 版权所有